文/王新喜
自从iPhone15预售以来,印度产iPhone频上热搜,担心买到印度产iPhone已经成为不少购机用户的一种心结。日前有海外用户爆料,在印度的工厂,质量工程师打回了二分之一箱的iPhone手机,简言之,印度制造的苹果手机,因质量问题有二分之一的iPhone被退货。
并称印度散漫的工作模式让苹果非常震惊,印度也没有苹果所需要的那种大规模、快速的制作高精密仪器的能力。有海外网友对此表示,这其实是意料之中,而这意味着人们担忧的印度产iPhone的质量问题再次被验证。
在前段时间,传出印度版iPhone专供中国,中国产的iPhone 15将仅供应欧美市场,该消息来源于彭博社的一则报道,但其原文并非如此,而是:“苹果将首次在上市当天销售印度制造的iPhone。”
按照惯例,苹果往往在新机发布前就开始大量备货,待发布会结束后,数百万部新款iPhone手机将被发送至全球各地的苹果零售店,而这一过程将始于中国。也就是说,印度版iPhone也将在上市当天销售,在中国市场,也会同步销售。
从目前来看,印度产iPhone在国内被抵触的情绪很强烈,无论是网友评论还是社交平台的调查问卷,消费者都表示不愿意买印度版iPhone15,都能看到这种抵触情绪与心理。
也有小道消息称,由于质量问题,欧洲市场开始抵制这款手机。为了解决问题,苹果和欧洲经销商达成协议,将中国产的iPhone 15调往欧洲市场。有网友建议购机后,检查iPhone15是否有印度制造的标签,如果有,直接申请退货。
那么从目前来看,尽管国内消费者对iPhone15印度版抵触强烈,但苹果并未对此有任何表态,似乎倾向于模糊处理,淡化印度版iPhone的概念。
在笔者看来,在印度产iPhone被如此强烈抵触的当下,苹果有必要对消费者关切的问题有所回应,不能剥夺用户的选择权。
印度产iPhone15与预制菜,有哪些共同点?
印度产iPhone被消费者抵触让笔者想到近期被抵触的预制菜。本质上这两个事情其实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在于主动选择与强制推送的问题。
基于大家对预制菜的抵触,近期江苏省消保委9月12日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呼吁,如果餐厅使用预制菜,应尽到明示、提醒义务。
因为问题的关键是,预制菜尚未在用户当中建立信任,人们对它存在担忧心理是需要理解的。
根据江苏消保委的数据,有53.2%的消费者反对饭店餐厅使用预制菜,表示去餐厅就是想吃新鲜菜品。在这种情况下,江苏省消保委法律援助部副主任吴慧敏表示,吃或者不吃预制菜的权利,应该掌握在消费者手里。
如果拿预制菜对比印度产iPhone15来看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消费者吃餐厅吃饭,就是想吃新鲜菜品,消费者买iPhone,就是想买中国产iPhone。
预制菜,无论是新鲜度、口味等各方面的天花板都很难达到厨师的水平,厨师现炒的菜品是预制菜工艺提升后,最终可能接近的天花板。
虽然我们不能轻视印度在制造业领域未来的潜力,但印度与中国的整体制造水平差距,体现在供应链水平、熟练技工的素质与数量、对生产需求的响应以及配套产业的完善、制造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。因此,在未来几年的时间,印度产iPhone的品控、品质达不到中国水平可能是预料的结果。
而从当前海外网友曝出的品控质量来看,当前印度产iPhone与中国产iPhone还存在距离。中国产iPhone也是印度制造在工艺技术提升之后,能接近或达到的天花板。
如果说把产品品控与质量并不能画等号的产品混在一起销售,在消费者心存芥蒂的情况下,厂商有意混淆并不做区分对待,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?
因此,从主观意愿来看,多数消费者肯定更倾向于买到中国版iPhone15,如果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,买到印度产iPhone,可能部分消费者接受不了,只能选择退货,这一来一回,消耗的时间成本以及退换货物流成本,都是苹果有意模糊化两种不同版本的iPhone,所施加给消费者的。
甚至在线下渠道购买,如果不存在产品质量的情况下,部分厂商可能并不同意退货。这其中,消费者就必须承受购买自己不喜欢的印度产iPhone的所有后果了。
苹果不能剥夺用户的选择权
当然,印度产iPhone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存在品控与质量问题,但是这背后的关键问题依然是选择权的问题。如果印度产iPhone尚未在用户心理建立信任价值,那么用户倾向于安全起见,选择中国产iPhone是合理的诉求,苹果不能剥夺消费者的选择。
回到预制菜的问题。江苏省消保委表示,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对于预制菜,消费者享有知情权与选择权,反之则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预制菜假冒现做菜更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。商家需要尽到提醒与明示义务。
对比到印度产iPhone也是同样的道理,iPhone印度产与iPhone中国产被标注在包装盒的小标签上,如果用户不注意或者没有被提醒,很可能买到不希望购买到的印度产iPhone。
当然,从目前的消息来看,并不是iPhone15全系是印度造,只是iPhone15基础款订单是由印度组装,Pro与Pro Max应该还是由中国代工。
因此,对于iPhone15基础款的销售,苹果零售店、授权店以及线上平台其实有必要尽到明示、提醒义务。问清楚消费者是否介意印度产与中国产iPhone,需要印度版还是中国版,当然,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中国版,但在中国版缺货的情况下,不排除会有消费者选择印度版。
但总的来说,苹果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。
当然,从目前印度产iPhone引发的争议与抵触来看,苹果有必要重视这个问题。因为无论早前曝出印度产iPhone外壳的良率只有50%还是近期的海外网友爆料,这几乎印证了消费者的担忧。
在汽车品牌上也有前车之鉴。典型的是路虎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路虎捷豹以前在国内那妥妥的一线豪华品牌,为啥现在路虎和捷豹不受待见,就是从塔塔集团开始制造,路虎和捷豹的品控和小毛病那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,每辆车的小毛病都不一样,甚至大毛病都非常多,品牌口碑一落千丈。
事实上,随着印度产iPhone的占比大幅提升,未来可能将有大量网友会呼吁苹果将印度产iPhone与中国产iPhone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明码标识,商家也需要尽到提醒、告知义务,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。
对此,库克如果不重视,印度产iPhone很可能成为毁伤品牌的定时炸弹,苹果对此或需要谨慎对待。如果在尽到提醒、告知义务的情况下,用户仍然主动选择印度产iPhone,那么就不会存在太大的争议。
印度产iPhone在公开透明销售的情况下,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,那么早晚会有被全球用户接受的一天,只不过目前来看,苹果需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与知情权,这或许是让印度产iPhone对苹果口碑影响降到最低的、能被用户接受的最直接的方式。